最后的争辩

A市街角偏僻的小酒吧里,两个微醺的男人正在争论。

“人,终究还是感性和理性的集合体!”一个男人架着一副眼镜,人类行为学一直是他的研究领域,关于意识的起源和其对于行为的影响,一直深深地刺激着这个男人的神经,“一个感性的人无论如何,都无法做到纯粹理性。”

zhzb1.webp

“不,就我个人经历来看,一个人的基本观点可以逐步偏移、蜕变,最终‘量变引起质变’,行为方式可以变化,前人经验可以借鉴,自己总结的经验可以积累,向看似不合常理的地方发展,理性,才是现代人进化的最终方向。”另一个男人西装笔挺,商务风十足。两人曾是研究生时代的挚友,一个商海沉浮多年,小有成就,一个则依然醉心学术,皓首穷经。

“我所认为的感性,它是一种本能,即生物的应激性,对于美感事物的趋同和对于恶感事物的逃离,这是基因层面决定的,是生物生存的基本法则。”学术男依旧坚持自己的观点。

“所以你还是认为意识是一种熵增行为吗?”商业男又抛出这个两人分歧所在的根本问题。

多年之前,两人因为观点的相左,由挚友变为学术上的仇敌,时至今日,不同职业的两人,依旧在小聚时爆发争论。

zhzb2.webp

熵增,即物质的混乱程度是单向递增的。原子核裂变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可人造的元素,在制造时耗费的能量,比它们释放出的能量,高得多。人造反物质,更是如此,海量的能量,才能创造出单个负质子和负电子,比它们堙灭时释放的,也多得多。

“人的意识起源本身,就是一种‘逆熵增’行为,我们从一个混沌未开化的种群,进化成一个文明开化的种群,这本身就是一个证明!”商业男补充强调。

“意识?不过是肉体能量消耗的投影,这种形态,需要人的肉体去支撑,最显而易见的证明,就是越来越多样化的认知偏差,造成这一切的根源,本质是肉体无法提供充足能量,意识涣散导致的认知偏差。”学术男依旧坚持己见。

“在你的观点里,维持意识的大前提是拥有足够强健的体魄吗?基因决定了一切,后天的努力被证明为徒劳,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呀?诚然,身体的疲惫,会造成意识的涣散,这只能证明,身体是意识的载体,身体孱弱的人,可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可见两者是独立发展的。”

多年来的自身经历,让商务男深有体会,从一个籍籍无名的学生,最终成长为名镇一方的商业巨擘。

“至于你所说的‘意识涣散导致的认知偏差’,虽然意识‘反熵增’的基本趋势不变,然而这中间的增量和之前的部分存量被几何倍爆炸增长的无效信息所填充,与其说强健的身体支持意识的增长,不如说膨胀过度的意识拖垮了身体。一个理性的人会摆脱低级趣味,感性的人则会沉溺其中。”

zhzb3.webp

“或许你是对的!”学术男深有体会,两人结束了几十年年的辩论,终于达成了短暂的共识,“科学解放了人类的大脑,开拓了意识空间,追求感性的人类又把意识空间填上了一堆垃圾。”

微信号:杰D杂文馆

个人站:www.jerryhao.cn

文章原创自杰D杂文馆。发布者:杰D,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jerryhao.cn/articles-4099.html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6日 下午8:52
下一篇 2022年3月13日 下午2:57

相关推荐

  • 西冷?眼肉?菲力?三款牛排,选哪个?

    运动量越少,肉质越细嫩。追求三分熟、五分熟、七分熟不等的牛排,选取的就是牛身上相对细嫩的部位,比如,几乎不怎么运动的牛脊椎周围。 西冷牛排、眼肉牛排、菲力牛排,三款最有比较有代表性的牛排就集中在这里。 西冷牛排 西冷牛排最有文化底蕴,英文名Sirloin Steak。相传,英王亨利八世是西冷牛排的绝对拥趸,每餐必点来细细品尝,爱之太深,万般做法都表达不了喜悦…

    2016年5月24日
    78800
  • 牛腩排——被埋没的牛排“千里马”

    牛腩排条,精选自牛侧腹肉,数量极少,又叫侧腹牛排。牛腩排条的叫法通俗,其实它的本名就叫牛腩排(Flank Steak),人家是如假包换的牛排。 牛腩排小典故在德克萨斯州,西班牙裔美国人对牛腩排情有独钟,对其吃法探索深刻,颇有门道。 为什么叫牛腩排“条”? 牛的侧腹肌肉很薄,因此折叠后切片。虽然牛腩排条的切面像一整块肉,其实是由三四条“腹肌”组成,化冻后会自动…

    2015年12月23日
    76200
  • “八大名虾”之一的阿根廷红虾,你吃过吗?

    一千个美食家,能评出五百个“世界八大名虾”榜单。 新西兰海鳌虾、中国基围虾、西班牙绯红大虾、加拿大牡丹虾、北极甜虾、马达加斯加紫虎虾、阿根廷红虾、泰国老虎虾等,都曾光荣上榜。 值得骄傲的是,无论榜单如何变化,阿根廷红虾始终位列其中。 个大肉紧味道甜阿根廷红虾,一种深海野生虾,生长在干净无污染的阿根廷南部海域(南极附近)200米以下的冷水区,温度低,故生长极为…

    2016年7月8日
    71300
  • 《怦然心动》:一部让人暖洋洋的电影

    最近,我时常会抽出时间,反复看一些电影的片段,试图从中学到一些口语、词汇和表达。于是,系统也根据算法,摸透了我的兴趣,给我推荐了一则电影解说。你要永远相信,动听的声音配合精彩的画面,将在一个恰当的时间,以一种合适的方式,“怦”的一下,触动某个人的内心。只是,这次的声画正好来自电影《怦然心动》,这个人,恰好是我本人。 电影很经典,美好的画面,许多片段其实很早就…

    2022年3月28日
    97800
  • 为什么阿米尔汗的影响那么大?

    鲁迅之所以伟大,文笔的生动流畅只是很小部分,他用犀利的文笔针砭时弊,大胆揭露社会的短处痛处,剖析起中国人的骨子、血肉,并且直达思想灵魂深处。 无论何时何地,上层建筑多么庸碌黑暗,纵观历史,有识之士的出现从未中断,甚至来得更加夺目璀璨,比如先秦、三国、民国的思想碰撞。他们中的一些人或看破红尘、或隐居避世、或小打小闹、或借古讽今,绝大多数都装疯卖傻,最终甘于沉沦…

    2017年5月11日
    1.0K00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

邮箱:m@jerryhao.cn

关注微信